|
2025中国自由锻技术大会于10月20-22日在江苏省无锡市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锻压协会主办,无锡锻压协会、江阴南工锻造有限公司、卓越锻造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协办,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副总裁赵德利先生出任大会主席。会议以“精密,智能,绿色”为主题,吸引了众多企业和高校技术专家齐聚一堂。

自由锻作为金属成型的核心工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核电、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领域,是支撑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的基石。当前,我国自由锻行业正加速从传统工艺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本次大会16场报告紧扣行业前沿与战略需求,聚焦水电机组、航天、核电等战略领域,攻坚高强度大锻件、超大型异形环锻件等极限制造难题,破解形性控制与近净成形技术瓶颈。立足“双碳”战略,深度探讨锻造加热及热处理工艺的绿色升级路径,引入低温无焰燃烧等节能减排新技术,并系统呈现自由锻车间规划、成套装备生产线建设及ERP/MES数字化系统的实践成果。同时围绕专精特新发展、工艺优化、装备升级等关键议题,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路径指引。
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
中国锻压协会执行副理事长 韩木林 先生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科技创新部 技术总监 吴英先生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副总专业师 彭建强先生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技术总监 曲在文先生
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大型铸锻件研究所副所长 孙嫘女士
西安铸锻协会 理事长 王璋先生
湖北省锻压协会 秘书长 蔡响生先生
中国锻压协会专家 合肥工业大学 教授 薛克敏先生
江阴南工锻造有限公司 总经理 薛松先生
卓越锻造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沈志远先生
上午8:30,中国锻压协会执行副理事长韩木林先生致开幕词。由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技术总监曲在文先生(代大会主席赵德利先生)致欢迎辞。
随后,大会正式进入报告分享环节,来自锻造企业、装备企业、高等院校等诸多专家进行技术分享,内容紧贴自由锻领域脉搏和涵盖行业发展前沿内容,为行业同仁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
中国锻压协会 执行副理事长 韩木林致开幕词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技术总监 曲在文(代大会主席赵德利)致欢迎词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科技创新部 技术总监 吴英作《水电机组用高强度大锻件的应用需求与发展》报告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技术总监 曲在文(代赵德利)作《大锻件极限制造下的形性控制》报告
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大型铸锻件研究所 副所长 孙嫘作《需求牵引,技术攻坚,装备升级:大锻件发展在路上》报告
燕山大学 教授 傅万堂作《“双碳战略”视角下对锻造加热及锻后热处理工艺制度的再思考》报告
江阴南工锻造有限公司 总经理 薛松作《自由锻专精特新发展》报告
中国锻压协会 会议部 雷蕾 主持10月21日上午会议
无锡派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刘其源作《航天用易分离切割的超高强铝合金锻件制造技术》报告
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 营销总监 崔金山作《智能化自由锻成套技术装备生产线及数字化应用》报告
传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经理 任伟伟作《铸锻一体化仿真在自由锻中的应用》报告
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董云龙作《超大型异形环锻件近净成形技术应用》报告
林德(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应用技术专家 李庆振作《林德低温无焰纯氧燃烧技术助力锻造行业节能减排》报告
无锡思领软件有限公司 总经理 朱诗琳作《思领金锻云助力锻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报告
中国锻压协会 会议部 李翔宇主持10月21日下午会议
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 锻压分厂综合管理科科长 马丁作《大型自由锻车间智能化建设规划和实践》报告
卓越锻造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沈志远作《大尺寸异形燃气轮机机匣研制》报告
安阳锻压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部部长 邢冲作《超大型电液锤在自由锻行业的应用与发展》报告
太原科技大学 研究生院院长 陈慧琴作《大型发动机护环成形制造理论与技术》报告
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 锻压室主任 董凯作《国和一号超大型异形封头锻件近净成形技术开发》
中国锻压协会 执行副理事长 韩木林作大会闭幕总结发言
为感谢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技术专家在本次大会所作的精彩报告,特设荣誉证书颁发环节,即是对各位报告人技术成果的高度肯定,亦是对其在促进行业技术共享、助力产业进步过程中所做贡献的崇高敬意!
为搭建企业交流平台,本次会议同期举办先进技术、产品小型展示会,为企业提供充分的面对面交流机会。代表们交流热烈,意犹未尽,为以后的洽谈合作提供了契机。
10月22日下午,参会人员到江阴南工锻造有限公司、卓越锻造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两个厂区开展实地参观,近距离观察了从原材料到精密锻造成型的数字化锻造生产线,企业负责人现场讲解了车间产品、设备及生产工艺等,代表们参观并结合自身企业需求开展交流,充分学习其优秀的管理、生产模式。
至此,本次大会通过技术研讨与实地验证相结合的形式,构建了行业知识共享与经验互鉴的有效平台。会议在务实高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感谢各位代表们的热情参与和支持,期待下次见!
再次感谢以下赞助单位:
编辑:王惠惠 审核:李建兵
|